据合肥网站建设的小编了解到11月15日,据界面新闻报道,有小蓝单车员工在某职场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,小蓝单车宣布解散,继续拖欠员工工资至2018年2月10日。据悉,小蓝单车拖欠70余名供应商
近2亿元,被供应商上门围堵;与此同时,押金也无法退还,还有部分用户聚集在公司总部追要押金。
11月16日18时许,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发表公开信称,拜客出行将接管小蓝单车的运营。相关报道持续引发关注,网民追问如何退还押金。
11月17日,深圳新闻网报道称,深圳交通委表示,已联系小蓝单车注册地相关部门,将积极保护深圳用户权益。
11月20日,据《南方日报》报道,深圳检察机关会同当地交通委、公安局交警局等部门约谈7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,表示要维护公共利益,将对共享单车企业视情况提出检察建议,必要时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。
另据媒体盘点,今年以来,已有悟空、酷骑等多家共享单车企业退出市场并曝出退押金难问题,甚至还催生了有偿代退押金的“黄牛”现象。此次小蓝单车“退场”,再度引发舆论聚焦共享单车的押金监管缺失和退还难题,相关舆情热度不断高企。
面对共享单车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,呼吁加强监管成为媒体共识。
如《经济日报》认为,在共享单车发展过程中,“科学监管必不可少。只有监管及时到位并足够有力,用户和企业之间才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”。
《北京青年报》评论指出,平台经济中的“押金”具有群体大等特殊性,不是一个小问题,亟待有关部门予以监管。
还有部分媒体批评共享单车企业对用户不负责任,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协助消费者完成押金追讨。
如澎湃新闻评价共享单车企业设置刁钻的退款条件,退款专线成为花架子,“很不负责任”;
《新京报》评论认为,押金所有权属于消费者,消协组织应该依法履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职责。
网民观点中,网络发声者多为押金未退的维权用户,超过五成网民质疑相关部门不作为,致使消费者在单车平台出事后维权无门;约三成网民认为政府监管缺位,导致用户财产权益受损;此外,还有部分网民追问押金去向,希望得到企业负责人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回应。
法制网舆情分析师点评
曾经一拥而上的共享单车企业,如今面临“倒闭潮”,这是行业净化和重新洗牌的必然结果。尽管属于市场行为和经济现象,但却牵涉到社会公众的权益保障问题,后续相关舆情风险仍在加剧,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:
一是因企业倒闭牵涉的押金难退、货款拖欠等规模性涉众侵财问题,极易引发群体维权行为。此前已有酷骑单车总部千人排队讨要押金的维权事件发生。在该事件中,相关部门若未能及时介入并促成事件有效解决,类似事件仍有可能再次发生。
二是频频曝出的共享单车企业倒闭现象,令公众对于现存其他企业也存在退还押金难的焦虑,一旦有企业出现退场苗头可能引发恐慌性挤兑风险,给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全带来威胁。
三是由企业“倒闭潮”衍生的监管质疑,如用户押金保障、企业退出前的公示、权益受损后的维权等问题,持续拷问着相关政府部门的应对处置能力。
因此,监管部门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,及时在执法层面予以落实,促使危机平稳过渡。
和 共享单车频倒闭暴露监管难题 相关的新闻